结感染病之缘 此生无悔

发布日期:2016-10-06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:

   十多年前,他是别人眼中的“傻根”,如今,37岁的他成为了目前三院最年轻的当家科主任,成了会诊时大家争抢的“香饽饽”——他就是三院感染病区邹美银主任,他说,“我很荣幸与感染病结缘!”


  2004年,邹美银从芸芸人才中脱颖而出,高分考入三院,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跟别的新员工不一样,他不想去平常人眼中的“金外科”、“银内科”,坚持要去传染科。希望能够到跟艾滋、霍乱打交道的感染病区工作,别人都笑他“傻”,谁都知道感染病区是个病杂、风险大、人累、奖金较少的科室,他却说,三院有那么多资深感染病专家,年轻人去那里能学到真本领,我就想跟感染病打交道,我不怕!


 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,邹美银成为感染病病区唯一一个定科后从未“挪窝”的医生,他从进医院的第一天起,就在践行自己的理想。


  他深知感染病的特殊性,对医生的综合诊治水平要求非常高。为了打好综合学科基础,从轮转的第一天起,他每天下班后都默默留在办公室研读相关医学书籍,晚上10点回家是家常便饭,看到凌晨一两点钟也是常态;无论是哪个科哪个组的病人,他只要在都积极参与抢救。虽然很多病区的科主任都想留下他,都被他婉拒了!



工作间隙,或者一有闲暇,邹美银就投身于浩瀚书海,为自己“充电”。

  2009年,甲流来袭,当时还是住院医师的邹美银,主动要求参与一名双胎危重症甲流孕妇的抢救。H1N1病毒传染性很强,死亡率较高,加上患者又是一位高龄产妇,而且经历5次怀孕,此番通过试管技术成功怀上了双胎,这样的病例别说在南通,在全国也是头一次,要保证母子平安,给医务人员的压力那是相当的大!

  他在三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,认真履行职责,积累多学科综合抢救经验,每天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在负压病房陪伴孕妇,关注病情变化,处置各种险情,最终成功挽救了母子三人。

  南通三院成功救治全国第一例、也是唯一的一例双胎危重症甲流孕妇的事迹,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。


  在同事眼中,他不仅是“拼命三郎”,更是受人爱戴的“邹大哥”。2012年11月,他的宝贝儿子刚刚出世,初为人父,他正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中。晚上,手机铃声骤然响起,科室同事怀着无比的歉意向他求援,一位肝硬化病人突发消化道大出血,生命危在旦夕,科室人手不够,希望他能赶过来一起协助抢救。他二话不说,立马放下儿子从妇产科病区赶回感染病区,全力投入到抢救中。


  同事开玩笑说他“不但随叫随到,而且不叫也到,他把家都‘按’在医院旁边,每天都要来病区转一转”。对感染病事业的热爱、对患者的深情、对同事的无私帮助,让邹美银成为同事和病人心目中“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”的白衣天使的典范,他阳光的笑容、真诚的性情,总是给人以温暖和踏实——有邹大哥在,什么都不用怕!


  跟感染病打交道,艾滋病人是少不了的,很多人谈艾色变,邹美银却不一样。有一次,一个HIV患者怀疑合并肺结核,无家人照料,但血样需要第一时间送到港闸区的六院确认,邹美银知道后,主动提出帮他送。冬天,寒风凛冽,邹美银骑着电动车,从市中心的三院赶到位于港闸的六院,充当临时家属,一趟奔波,手已经冻得僵硬!

  对艾滋病这个特殊人群,邹美银不但没有歧视他们,还主动加入了艾滋病人QQ互助群,在群里,让大家有困难就找邹医生。身为一名普通党员,邹美银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位艾滋病人的心,也打开了他们沉默的心扉。邹美银说,目前群里已经有了近300号病人,加入的人越来越多,身上的担子就越来越重,但为了能更及时地了解患者病情,更方便地宣教和指导用药,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,这样的付出,值了!


  邹美银是三院感染病区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,一位以行践言的年轻科主任。十多年来,在中华系列期刊撰写发表了十多篇重量级论文;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,获得市新技术引进奖一项,协助科室同事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;多次被评为医院“十佳医生”、“白求恩式医生”、优秀共产党员,荣膺“南通市百名优秀医务工作者”光荣称号。



2010年4月,首届南通三院“白求恩式医生、护士”表彰大会现场。


在北京地坛国际感染性疾病会议上作报告。

  他是同事眼中的“邹大哥”,更是感染病患者心目中最值得信任的医生,他说:“此生与感染病结缘,我无怨无悔!”


(林卉芬)